“喂,申请人吗?我们法院查封了被执行人某旅游公司的一辆旅游大巴,被执行人说他们经营情况不好,想用这辆大巴偿还债务。”
“法官,我只是个卖水果的,大巴车给我也没用啊。”
“你放心,我们给你想办法!”
近日,大足法院在一次执行案件中,遇到了这样一件大巴“抵”水果的事情。在2021年到2022年两年间,申请人某果蔬公司向被执行人某旅游公司供应价值数万元的水果及其他货物,但在结清货款时,被执行人却屡次借故拖延交付货款,申请人无奈之下遂将其起诉至法院,并在胜诉后申请执行。
执行过程中,法院依法查封了被执行人名下的大巴车,被执行人通过律师向法院申请,希望以被查封的大巴车偿还债务。执行法官前往被执行人处调查相关情况发现,被执行人的经营状况的确不佳,难以以现金形式履行拖欠的债务。
为了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留被执行人重新振作的希望,发挥司法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的保护作用。执行法官向申请人转达了被执行人的建议,并组织双方多次沟通,终于达成共识,被执行人将旅游大巴车的钥匙、机动车登记证书、行驶证交给了法院。接下来,大足法院将启动司法拍卖程序,在该大巴完成评估后进行拍卖,并将所得价款支付给申请人。
民生利益无小事,大足法院将持之以恒推进“百日攻坚·迅雷行动”专项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专项行动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完善执行举措,以真招实效最大程度兑现申请人胜诉权益,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